在古代針灸文獻中,關於“石門穴”作為婦女的禁針禁灸的記載較多,例如《針灸甲乙經》中有“石門一名利機,一名精露,一名丹田,一名命門,在臍下二寸任脈氣所發。女子禁不可刺灸中央,不幸使人絕子”。《類經圖翼》云:“石門婦人禁刺灸,犯之終身絕孕。”《素問.氣府論》馬菂注:“石門一名丹田,在臍下二寸,婦人禁針灸,犯之無子。”《銅人腧穴針灸圖經》曰:“石門婦人不可針,針終身絕子。”《備急千金要方》云:“石門女子禁不可刺灸,令人絕子。”《針灸資生經》云:“石門婦人不可針,針之終身絕子。”《針灸聚英》云:“石門婦人禁針禁灸,犯之終身絕子。”《針灸大成》云:“石門婦人禁針禁灸,犯之絕子。”以上記載石門穴對婦女有禁針、禁灸和針灸均禁者。然在《黃帝明堂灸經》中有:“石門在臍下二寸陷者中,灸七壯。”《亡名氏針經》:“石門灸亦良,日灸二七壯至一百壯。”《素問.氣府論》王冰注:“丹田三焦募,在臍下二寸,刺六分灸五壯。”《神灸經論》有:“石門灸五壯。”在以上著作中皆無婦女禁刺灸石門的記載。針灸石門穴是否能使婦女絕孕,則需要進一步加以探討。
考“石門穴”為任脈經之腧穴,任脈起源於中極之下,上行於腹,與足三陰經脈相會。腎為先天之本藏精之所,脾為後天生化之源,肝為藏血之臟。任脈為陰中之陰,具有妊養和總調陰經脈氣的功能。《靈樞.動輸》有“任主胞胎”,認為任脈與女子的經帶胎產有著密切的關係。《針灸大成》在任脈的陰交、關元、中極等穴都有治療“婦人無子”的記載。這是古人長期以來經過臨床實踐證明確實有效的。
任脈以臍至恥骨共有六個穴位,其中陰交在臍下一寸,關元穴在臍下三寸,石門穴居中在臍下二寸。從部位上相距很近,從經絡上同屬任脈經,在治療作用上應有其共同點,才符合經絡治療的規律。且《針灸大成》、《針灸聚英》等書中,在石門穴的主症中皆有“婦人因產惡露不止結成塊,崩中漏下等證”。在《扁鵲心法》中有:“姨人生產出血多,灸石門三百壯。”這些記載都說明石門穴能治療多種婦女病。
石門穴所以對婦女禁刺灸,主要原因是該穴有絕育的作用,然刺灸石門穴能否起到絕育的效果,也應通過臨床實踐來證實。我院避孕小組曾對115例育齡婦女,年齡在25歲至40歲之間,每日1次,連續3次觀察半年,共17例有6例妊娠。艾灸組分兩種灸法:一種灸法是月經淨後直接灸石門穴50壯(壯如黃豆大),一次,觀察半年,共64例有40例妊娠;第二種方法是月經淨後直接灸石門穴5~10壯,每月一次連續3個月,觀察一年,共44例有17例妊娠。在以上刺灸石門穴避孕的婦女中,有10名婦女在刺灸石門穴前後,經婦科進行了雌激素水平測定對比,針刺前自身對照9個周期,每個周期的陰道細胞涂片中皆可看到排卵後期的變化。同時觀察這25個月經周期的時間,亦無明顯改變,初步可以認為刺灸石門穴,對婦女的卵巢功能無明顯抑制現象。
從以上刺灸石門穴臨床避孕結果,說明刺灸石門穴,對婦女的生育機能沒有明顯的影響,它與陰交、關元等腹部其他任脈穴的治療作用大致相同。這是符合“任主胞胎”功能特點的。石門穴不但對婦女多種疾病有治療作用,而且也能治療“婦人無子”。正如朱丹溪所說:“用艾灸丹點(石門)者,所以補陽,陽生則陰長故也。”所以石門穴對婦女來說,不是絕對禁針禁灸的穴位。
附病例二則:
例一 宋某,女,28歲。初診日期:1969年3月19日。
平素體健,月經14歲初潮,周期28天左右,23歲結婚,妊2產2,末次月經3月10日,現為月經淨後第三天,經婦科檢查正常盆腔,當日灸石門穴5壯(壯如黃豆大),月經於4月8日來潮,4月17日灸石門穴5壯,5月4日月經再次來潮,5月13日第三次灸石門穴5壯,6、7、8三個月,月經按時來潮。至9月25日自覺頭暈思睡,納差嘔噁,經尿妊娠試驗陽性,9月30日行人工流產術。
例二 黃某,女,30歲,初診日期1969年2月5日。
月經13歲初潮,周期30天左右,25歲結婚,妊1產1,末次月經1月29日,現為月經淨後第二天,婦科檢查正常盆腔,當日針石門穴,留針20分鐘,留針20分鐘,連針3日,3、4兩個月月經正常,5月份停經,尿妊娠試驗陽性,以後隨訪正常分娩一男嬰。
版權說明
- 本文摘自《閻潤茗針灸臨床60年經驗精粹》,作者/閻潤茗。
- 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