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氏針灸臨床精要秘錄》、《董氏奇穴圖譜治療學》載有:
• 【反後絶穴】:
• 部位:靈骨下一寸一分,靠拇指骨邊。
• 手術:針深四至六分。
• 主治:肩背痛
• 經過董氏針灸基地臨床三百例針刺實踐,針刺第一掌骨壓痛點(反後絶穴)治療各類疼痛類疾患效果優於針刺靈骨穴、大白穴,三穴呈三角針,三針齊下,有明顯的行氣活血,止痛舒胸的作用。
• 寶泰堂針刺手法:選用0.25毫針,針刺一寸,可透至重仙穴。
• 寶泰堂針刺要點:仔細尋找壓痛點及筋結,在壓痛點或筋結上下針。
靈骨、大白、反後絶穴擴展應用
• 1、三穴三角針倒馬,可以溫陽行氣,對於脾腎陽虛、右手關尺脈弱或大而芤者有用,可以升高血壓,高血壓的病人慎用。但對於低血壓的病人升壓效果明顯,也是血壓降低的回陽針法(針法見前圖)
• 2、三穴三角針倒馬,可以行氣活血,對於肥胖閉經患者有效。
• 3、三穴三角針倒馬,配門金、三陰交穴,對經期腹痛,子宮內膜異位痛、腺肌症疼痛有效。
• 4、三穴三角針倒馬對各類虛痛,纏綿疼痛效良,但須辨證配穴,針刺療程宜長,待疼痛逐漸減輕之後,還須二十次左右。
• 5、三穴三角針倒馬配水曲可減肚臍以下脂肪,配三重穴可減上腹部脂肪,寶泰堂中醫門診部的做法是配合腹部走罐。
• 6、多次針刺時候,要注意補腎,宜配水仙水相等穴。
胡丙權先生用反後絶穴經驗
• 背痛:針靈骨、反後絶配駟馬穴亦效果佳。
• 頭痛、背痛、頸痠痛:靈骨、反後。
• 後頭痛:靈骨、大白、反後配後頭穴。
• 手不能舉: 環跳、靈骨、反後立即見效。
• 後頭痛:靈骨、大白、反後絶穴配後頭穴
• 肩胛痛:上三黃、靈骨、 反後
• 落枕:反後、大白、人皇
• 項神經痛:反後、靈骨、人皇、明黃
• 肩關節炎:靈骨、反後絶、患部點刺放血
• 手不能舉:環跳、靈骨、反後立即見效。
版權說明
- 本文摘自《董氏针灸专业委员会http://www.wtac.org.cn/》,作者/劉毅。
- 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