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種是»縱欲淫不自珍重»。即人過分地放縱自己的欲望,不知道愛自己的身體,這種人不能治。作為病人,首先要學習愛自己,如果不愛自己,就談不上去愛別人,如果不珍惜現在的這條生命,也不會去想未來的問題。
第二種是»窘苦拘囚無瀟灑之趣»。假如這個人整天鬱悶難受,總是不開心,沒有一點情趣愛好,醫生也沒法給他看病。這種情況在現實生活中也有很 多,比如有的人對任何事情都不感興趣,已經灰心喪氣。那麼,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培養點愛好,比如讀書、刺繡等,老了以後,即使喜歡遛鳥也可以,這也是人生的 一點點寄託。
第三種是»怨天尤人,廣生煩惱»。古人認為君子是»人不知而不慍»,而»小人多怨»。就是說別人要是不瞭解他,他也不怨怒別人,這樣的人才可以 稱之?君子;而反過來,如果他總是在那兒抱怨,永遠覺得天底下的人都對不起他,這種人會廣生煩惱,而煩惱不去,病就不會好。所以人要正確地看待人生。
第四種是»今日預愁明日,一年常計百年»。這就是典型的杞人憂天。有一些老人就是這樣,一天到晚瞎操心,明明知道兒女不會聽自己的,還沒完沒了地管,兒女不聽話他們就生氣,就會得病。如果不把這種瞎操心的毛病改掉,即使吃藥恐怕也很難對身體有好處。
第五種是»室人噪聒,耳目盡成荊棘»。»室人»就是屋裏人,指妻子。這條是對女人的一個要求。這個女人一天到晚在屋子裏嘮嘮叨叨,丈夫回到家, 也沒個清靜之所。其實,家是最自由的地方,家是人們最隨性的地方,在家裏我們就應該保持一種最放鬆的狀態。如果丈夫在外面辛辛苦苦工作一天,回到家之後, 妻子還沒完沒了地叨嘮,即使丈夫自己想快點把病養好,也辦不到。這條對家庭主婦的要求就是女人要寬厚、要仁慈,這樣家庭才能夠健康、有序地向前發展。
第六種是»聽信巫師禱賽,廣行殺戮»。過去巫師作法的時候,經常要殺雞,或者殺猴,取點動物的血。中醫裏有一句話叫做»殺生求生,去生更遠»,如果病人通過殺生的方法來延續自己的這條命,那就離生命的本意更加遠了。
第七種是»寢興不適,飲食無度»。»寢興不適»就是該睡覺的時候不睡,不該睡覺的時候總睡;»飲食無度»就是該吃飯的時候不吃,不該吃飯的吃飯總在吃。違反規律的事,自然對身體不好。
第八種是»諱疾忌醫,使虛實寒熱妄投»。即討厭別人說自己有病,或者是今天相信這個醫生,明天又相信另一個醫生,這對治療是很不利的。其實這種 人是急功近利,他總是希望有個醫生用一兩副藥就能馬上把他的症狀消除。但是人得病不是一天兩天得的,是»積勞成疾»,是有時間跨度的。如果他看了一個醫 生,吃了一兩副藥,沒解決,就馬上換醫生,這對治療一點兒好處都沒有。因?醫生的水平參差不齊,這個醫生說是寒證,開了補藥,那個醫生又說是熱證,開寒 藥,他胡亂地把虛實寒熱的藥都給吃下去,麻煩會越來越多,不僅治不好病,身體還會越來越虛弱。
第九種是»多服湯藥而滌蕩腸胃,元氣漸耗»。有些患者不明醫理,喜歡用偏方。他今天聽來一個方子,就開始用這個方子,喝了幾天藥之後,又聽來另一個方子,趕緊換著喝。他沒考慮到這些藥是否真的對自己的身體有益。亂吃藥只會造成元氣漸耗。
第十種是»以死為苦,與六親眷屬常生難割捨之想»。這種人就叫不通透的人,所謂不通透的人就是一天到晚想著自己如果死了怎麼辦,恨不得天天吃點長生不老藥。天天要和家裏人說»我捨不得你們,我不能死……»反正就是害怕死。
版權說明
- 本文摘自《網路文章》,作者/曲黎敏。
- 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