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古中醫分不分科

“黃帝曰:余受九針於夫子,”

九針已經學完了。

“而私覽於諸方,”

自己看的,不是老師教的。像有些同學沒事翻翻諸家,翻翻《本草綱目》什麼的,弄出一個方來自己治病,這就屬於諸方。

“或有導引行氣,喬摩、灸、熨、刺、焫、飲藥之一者,可獨守耶,將盡行之乎?”

這麼多臨床治療方法,在治療時是用一種方法,還是同時實行綜合療法?這是一個意思。再一個意思就是做為一個醫生是堅守一個專科的分支搞得精熟呢,還是各種方法都要掌握?

對這個問題的解釋上有的註釋就把它解釋為什麼“移精變氣”等等,從這個非常高度來解釋得誰也聽不懂,把一個明白事解釋成不明白。我覺得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問的就是專業搞精的好,還是都會的好。下面岐伯的回答也是從這方面論述的。

“岐伯曰:諸方者,眾人之方也,非一人之所盡行也。”

眾人之方是醫學界眾多的不同的醫生各自所用的方法和技術。並不是讓一個人全部都掌握,或者是對一個病人的治療中全部實行起來。一個人不可能樣樣都掌握精了,再一個是說對一個人的治療,沒必要所有方法都用上。岐伯回答以後黃帝理解了。

“黃帝曰:此乃所謂守一勿失,萬物畢者也。”

把一個專科搞精了,能把其它好多的病理解了。萬物畢就是其它方法也都行。搞針灸一個足三里能治消化相關的百病;搞湯藥的說一個補中益氣湯也能夠總攬一切;搞按摩的說一個揉腹,也能把中氣弄得非常充足,灸的說灸關元也能達到。

但是守一匆失,別一針足三里再灸上三天關元,再喝補中益氣,可能什麼都辦不了。專一、持續,打井能打出水來,挖大坑也能挖出水來,用掘土機挖溝也能挖出水來。挖上三尺不等出水就換個地方換個法就不行。一個窟窿挖到底,就出水了,要有深度。所以這一篇談到了臨床的一些分科問題。

版權說明

  • 本文摘自《網路文章》,作者/金谷子。
  • 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系。

 

3 comentarios en “看古中醫分不分科

Deja una respuesta

Introduce tus datos o haz clic en un icono para iniciar sesión:

Logo de WordPress.com

Estás comentando usando tu cuenta de WordPress.com. Salir /  Cambiar )

Imagen de Twitter

Estás comentando usando tu cuenta de Twitter. Salir /  Cambiar )

Foto de Facebook

Estás comentando usando tu cuenta de Facebook. Salir /  Cambiar )

Conectando a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