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亞洲社會,許多人都看過中醫,雖然有不少人體會過中醫的療效,但也不少人覺得中藥療效不彰。因此許多人會質疑,古代中醫理論真的適合現代社會嗎?古代的中醫書籍真的適合治療現代人嗎?
中醫是一門中國古代的醫療學問, 這是幾千年前的中國人在透過實際臨床運用且記錄下來的臨床研究報告,它是一種透過經驗累積而來的醫療系統。 在受過當代科學訓練下的現代人,是有足夠的理由去質疑這些古人的臨床報告,我們必須用現代的研究方法來探討,究竟古代的中醫理論適不適合現代人。
事實上,這個看似很困難的問題,其實可以用很簡單的方法來解決,我們只要客觀地比較古代與現代人生活的差異,就可以找出這個問題的答案。古代人與現代人的生活幾乎是完全不一樣的,我們可以列舉如下:
1. 睡覺時間不一樣:古代人因為沒有電燈,所以無法熬夜。 那些有資格熬夜的人必須非常有錢(通宵點油燈)。幾乎一般人晚上九點以後就已經躺在床上,清晨四、五點就會自動起床,很少古人會撐到晚上三點以後才入睡的。
2. 生活方式不一樣:古人的生活在現代人的眼光看起來是非常無聊的,古代並沒有這麼多的資訊,古人也沒有電視、 電影、電動玩具,古人更沒有網際網路,不會在深夜的時候還在與朋友聊天;古人沒有手機,沒有任何聲光刺激的娛樂,他們的腦袋經常是放空的。
3. 沒有電器產品:古人沒有冰箱,所以沒有辦法喝「冰水」 或是食用任何「冰涼的食物」。古人也沒有冷氣機。
4. 交通工具不一樣:古人很少坐車子,每天都是走路,因此運動的機會很多,並不需要特別找運動的時間或場所。而現代人每天都坐在電腦或電視前面,出門都是坐車,幾乎是沒有運動的。
5. 食物不一樣:古人的食物都沒有化學藥品,所有食物都是有機的,沒有農藥。現代人要買有機的產品,還要到特別的商店去買,而且價格還特別貴。
6. 生活環境不一樣:古代人不需要買空氣清淨機,就可以得到完全幾乎沒有污染的空氣。古代人不需要買濾水器,多數的時候可以在溪邊取得充滿能量的山泉水。
7. 古代沒有西醫:古代沒有西藥,古人不會同時吃中藥,又 吃西藥。古代連中藥的取得都有一些困難,必須走大老遠的路去買中藥,回家之後又要辛苦熬藥數小時,是非常辛苦的。
8. 古代人類的死亡率很高:古代沒有西醫這樣高科技的醫療技術,許多人光是得到了感冒,沒有運用中藥治療之前就死亡了。
基於上述的比較,我們可推斷如果一個現代人經常熬夜、喝冰水,吃化學食物,活在污染的環境裡,經常吃西藥的話,可能不太適用於治療古代人的中醫理論,治療的療效也可能大大不如預期。而如果現在人的夠符合與古代大致一樣的生活的話,接受中醫治療的療效必然會很明顯!
版權說明
- 本文摘自《網路文章》。
- 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系。
→ 這如果不是西醫在拐彎抹角詆毀中醫的話,就是庸醫在為自己辯解!
… 再不然就是「沒讀書不會讀書,沒知識不具常識」的人在閉門造車!
仔細研讀
①《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
…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
(思野按:為什麼內經開篇就說這些???)
②《傷寒雜病論.序》
(思野按:通篇在講「不讀書、不明醫道與庸醫之害」!!!)
再好好研究一下以下的問題:
① 中國古代妓院、男妓、武則天…
② 紂王、酒池肉林、蘭亭序、竹林七賢、李白…
③ 歷代官場的夜生活
④ 婢女、妾
⑤ 過食人參、呆補、過藥
思野按:
同樣一本傷寒論,你讀我讀他讀不一樣!
同樣治一個病人,你開我開他開不同方!
你不行,不代表別人不行;
你醫不好病人,不代表中醫理論不行,或《傷寒論》有問題!
你拿刀刻不出「沉思者」,不代表刀不好!
你拿筆寫不出「幽夢影」,不代表筆不行!
說得也是有道理,但是熬夜、過有冰涼、過度的西藥、環境污染的確都不比古代少,可是這不代中醫較弱,中醫也是一直在進步發展的。
【中醫療效的大敵】:
除了「性格情志」之外
① 庸醫
② 不照醫囑
③ 耳空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