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證辨證與病因學說

先講一個真實的醫林故事,用以說明方證辨證和病因的辨證關係。
l943年萬有生初學醫時,其母發熱,大概是腸傷寒,萬有生請一名醫診治,診斷為濕溫,給她服用清熱化濕的方藥,病勢日趨嚴重,神衰力疲,少氣懶言,不思飲食,舌上白苔久久不化。一日,脈數,每分鐘達120次,萬有生提出用人參,但名醫肯定地說:“濕溫病無補法”,僅在原方中減去苦寒藥,第二天,萬母身熱忽退,但四肢厥冷,踡臥欲寐,少陰危象畢露,名醫才用四逆東加人參救急。萬毌不及服藥而亡,萬抱恨終天。
這個病案告訴我們,將“病因”視為決定性的條件是不可靠的,雖名醫也會犯錯。臨床上方證、藥證樸素無華,雖初學者也能把握.
陸廣莘老師認為:“《內經》:‘百病之生也,皆生於風寒暑濕燥火’。是中醫學初期‘病因決定論’的階段,和其相應的治療原則是‘寒者熱之,熱者寒之’等把壓制對抗療法當做常規。這種療法臨床證明療效不好,往往‘舊病未去,新病複起’。即使暫時治癒,復發率也很高。中醫從失敗中認識到,光是注重外因致病是片面的,一定要尋找機體內部的抗病反應。因此在診斷上強調‘謹守病機各司所屬’”。仲景從臨床療效出發,以六經辨證為綱,將“病因”冷處理,注重方證相合,建立了方證辨證的初步體系。溫病學說是發展與補充了仲景的體系,但在以“病因”來定“病名”方面,給後世留下遺憾,如“春溫”、“冬溫”、“暑溫”、“濕溫”等等病名,使人們對疾病的診治,不是更加清晰,而是更加模糊。葉天士的“席氏治驗”就不說了。
但我們也不能由此而走向另一個極端,象日本漢方家的古方派一樣,主張“方證主義”。對他們的方證辨證來說,有否感受外邪? 有否存在外來“病因”是一個無須解決的問題.
我認為病因反映了疾病的基本矛盾,而方證所反映的是人在“健病之變”(陸廣莘語)過程中的主要矛盾。方證辨證以方證為主要目標,也要顧及病因因素。
我曾醫治過這樣一個病人,他全身肢節疼痛,下肢關節紅腫熱痛。苔黃膩,脈數,口苦、口幹、飲冷、尿黃,一派濕熱之象,屬蒼術白虎湯方證,但投方無效,反增痛苦。仔細詢向方知病痛是因為淋冷雨而起的,寒濕的病因隱蔽在深處,左右著病機的發展.於是改投五積散,5劑有顯效,再10劑而痊。此案從另一角度告訴我們,方證辨證也不是萬能的。也許,正是這個原因,萬有生這個終生研究經方的人,到了晚年反而轉向時方的研究,劉渡舟晚年也主張經方時方合軌。其中的甘苦,如魚飲水,只有他們自己內心知道。
綜上所述,我認為一般情況下審症求因是方證辨證中的充分條件而不是必要條件.但是也不排除特殊情況下,病因在辨證過程中所起的主導作用。

版權說明

  • 本文摘自《經方醫學論壇》。
  • 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系。

13 comentarios en “方證辨證與病因學說

  1. 您好,我看了你的文章「我去美國學中醫」,我想請問一下您是去哪一間學校學的呢?我目前就讀於University of Washington,明天三月就畢業了,科系是electrical engineering。我決定研究所去學中醫,而不是讀電機,因為這是一直是我的夢想(高中來美國讀書後,才對中醫很感興趣,當初落沒出國,我在台灣不會對中醫感興趣的)。請問您知道加州中醫藥大學(California Graduate School of TCM)品質如何嗎?我目前是最傾向於這間,因為他有中文教學,而且師資陣容感覺不錯,學校也在矽谷旁邊(電機系的天堂呵呵)。我想知道在美國最厲害的中醫學校,因為我放棄了電機學中醫,一定要學到最好的,我願意花更多的努力學中醫。謝謝。

  2. 可以也給我一些關於學校的意見嗎?真的受到倪師莫大的感召和影響… 雖然師徒制已不太可能,但臨床經驗一定是需要的,我已經天天在做自己的白老鼠了

    • 依這篇文章來講好了,學院派教的大多是病因學說,讀了很多病理學、診斷學,但臨床上不見得都有效,學院派缺乏經方派,就是主要以方證對應在開處方,臨床上也有效也有不效,所以我們學醫都要博學,經方時方都學。針灸也一樣,古法派、董氏針灸、靳三針、刺血、艾灸,通通都要學,不能太執著某一學派。學校的也要讀,私底下再拜訪名醫,這樣應該可以學得很好,沒有名醫拜訪也可,自古很多名醫是自學的,他們之所以能成為名醫就是»堅信古聖先賢的醫術»,我覺得這點很重要。

      • 你這句”堅信古聖先賢的醫術”說得太好了!傳承古聖賢的智慧正是我們炎黃子孫的使命,只怕窮一生精力也只能窺一毫端!礙於目前的教育制度再加上西醫掛帥,使得很多人根本接觸不到正統中醫。我非常感恩有這個因緣在網路上拜讀多位大師的經驗及醫案,當然還有中醫愛好者的論壇也頗有助益。看我還是好好忠於經典,從中實驗獲得啟發,如有因緣則再訪有德之名醫。謝謝!

  3. 【不識字】要如何”堅信古聖先賢的醫術”
    【不識字】要如何”堅信古聖先賢的醫術”
    【不識字】要如何”堅信古聖先賢的醫術”

    光是以下:
    【傷】
    【病】
    【證】
    【治】
    桂枝湯【方】
    【嗇嗇】
    【淅淅】
    【翕翕】
    【鼻鳴】
    【口父咀】
    大棗十二枚【劈】
    【啜】
    【粥】
    【溫覆】
    捫心自問,真的完全清楚?

    《六經》吵了幾千年!
    【太陽】
    【陽明】
    【少陽】
    【太陰】
    【少陰】
    【厥陰】
    捫心自問,心裡有底嗎?

    其實只要真的認識【漢字】 + common sense,
    《六經》真的簡單到會令你不可思議!

  4. 【傷】= 人 + 失(丿一一亻) + 陽(昜) 【傷音=失康、失當】

    【病】= 卧(卜) + 牀(爿) + 針(一) + 拔罐(內) = 躺卧在床需下鍼或拔罐
    ……【病=拔釘】入針如在人體釘鐵釘

    【證】= 說(言) + 升堂(登) 【證音=掌勝】掌握能勝
    ……登堂(公堂)之言,切切實實要負法律責任的供辭。
    ……有了切確的證據才能依法「判決(用方)」才能採取「行動(治療)」
    ……【症】病在定位(正=一止=一直停止→固定位置)【症音=執痛】
    …………→「一直為…所苦」如「不孕症」「乾眼症」
    ……【証】說話正直→說到做到(有信用) → 証券【証音=真奉】真心奉行

    【治】= 為水找開(厶)口 『合↔台』【治音=逐滯】
    ……※識此字+想通了→醫道思過半矣!
    ……中醫治病說穿了,一言以蔽之的「無上心法」,就是處理【水】而已矣!
    ……《老子》所謂「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生病了,就是「水在爭了」!拔山倒樹、移山倒海(水災、土石流、海嘯…)
    ……小病者,水道不通;大病重病者,不是水腫就是腹水、肺積水
    ……讀《傷寒雜病論》一定要在【水】字上著眼,才可能壑然通達一以貫之!

    桂枝湯【方】= 用來治【這一方面】的問題(很多種各式各樣的病症)

    【嗇嗇】= 夾 + 口囗(枕頭、小被子) 【嗇音=思荷】不想放(吝嗇)

    【淅淅】= 水來(冷)如以斧劈木 → 劈pula-停-拿開-放好-再劈 = 間竭一陣一陣
    ……【淅音=歇批】間竭一批一批

    【翕翕】= 合羽(孵蛋) = 像被壓著又悶熱不透氣【翕音=熏閉】

    【鼻鳴】= 鳥鳴啁啾 = 鼻塞半通時的啾啾盎鼻聲(吵了千多年)【鳴音=悶嚀】

    【㕮咀】 口=小方塊;父=斧;且=粗→像用斧頭剁成一小塊一小塊的不要太細
    ……【㕮音=斧杵】【咀音=撿取】咀當嘴是指「不嚼,粗粗一塊就吞」如鳥

    大棗十二枚【劈】=(大辟)將人對中剖開→肚破腸流→將大棗「剖開去子」
    ……【劈音=剖剔】剖開剔除

    【啜】又又又又一口 = 吹一吹連續吸(閩南語:Su Su 叫)【啜音=吹過】

    【粥】= 米弱(柔軟)而無點(、=顆粒) 【粥音=濁溜】台灣的粥只能叫飯湯

    【溫覆】復=(反)入+後+日(宴?狗日的?);覀:要=女开ㄩ(双腿→翻雲覆雨?)
    ……→老漢推車→貼背→溫後背→脊→膀胱經【覆音=反入】

Deja una respuesta

Introduce tus datos o haz clic en un icono para iniciar sesión:

Logo de WordPress.com

Estás comentando usando tu cuenta de WordPress.com. Salir /  Cambiar )

Foto de Facebook

Estás comentando usando tu cuenta de Facebook. Salir /  Cambiar )

Conectando a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