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學經方會有"排他癖"

大塚敬節:但是我终于还是产生了疑问。《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重要性是自不待言的,可是唐宋以降名医的著作都是无用的吗?真的就没有研究价值吗?这些疑问藏在心底不得释然。有一天,从我的汉学老师权藤成卿先生那里得到如下的告诫:“你是个古方派,可是古方派有排他癖,你不觉得这是古方派的短处吗?”我好像突然被刺了一下,吃了一惊。如果只认古方为是,便以后世方为非,这种态度与只认现代西方医学为是,以汉方为非的态度不就一样了吗。此时,我做了深深的反省。又下了决心,不论唐、宋、元、明、清的医书,还是德川时期后世派和折中派医家的著述都要读。于是,将龟井南溟(1743–1814,日本江户时期医家–译者注)的箴言挂于壁龛:“医者意也,意生于学,方无古今,要期乎治”。对呀,是这样的,从我的心底发出了共鸣。

29 comentarios en “只學經方會有"排他癖"

  1. 陳修園:儒者不能捨聖賢之書而求道,醫者豈能外仲景之書以治療。還是先從經方入門,打下基礎,後世方有些是經方變化出來的,也就是說以經方為方根。陳修園的書不錯,他以經方為本,還會用時方,可以參考他的書。

    • 什麼派沒有「排他癖」?
      什麼人沒有「排他癖」?
      總有你認同跟不認同的醫家和醫書?
      你會選用的任何一個方,都是「你自己認可的」不是嗎?
      假設現在要治某個症,時方,經方裡一共有100個方,
      請問該選那一個?
      為什麼選這一個?
      為什麼不選其他?

      • 原則上是認何派系的書都要讀,只不過這要下很大的功夫,用很多心思,畢竟每一派的治病方法和觀點都不同,朱丹溪的»陽常有餘,陰常不足»,張景岳的»陽非有餘,真陰不足»,兩者如何取捨?張景岳重用歸地,黃元御反對歸地,誰對誰錯?補土派、攻邪派…等等,觀點都不同,為什麼會這?因為時代背景,醫療是因人、因地、因時而設立的,很自然每個時期就有該時期的疾病,這樣就有不同的治療方式,在徐靈胎的醫論有提到有關於這些學派的觀點,可以參考。所以嚴格來講是什麼學派都要研究,但到後來落實在病人身上是最重要的,畢竟以前的治法未必現在能通用,這就是我們要做取捨的地方。

    • 您應該也有獨到的見解,不如來個拋磚引玉。
      畢竟»醫道»還是我在研究的地方,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我們所講的道,最終還是自己意識出來的道,可能會較接近道(真理),但未必符合真理。在陳士鐸的外經微言,廣成子曰:»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極,昏昏默默。無視無聽,抱神以靜,形將自正,必靜必清,無勞汝形,無搖汝精,無思慮營營,乃可以長生。»我只能說這句話較符合醫道,但這還停在我的知見,未必是正確的。

  2. 自漢以降,國學和中醫的紛亂和墮落的根本原因,就是:
    【漢字無人識】!
    【漢字無人識】!
    【漢字無人識】!
    【漢字】:【形】+【音】=【義】
    如今,字形沒人解,字音無人曉!字義隨人說!
    而且「說文解字嘩唬濫,康熙字典鬼扯誕」
    但是,很少或者說壓根就「沒有人肯認這個帳!」
    因此《傷寒雜病論》就讀不通,更用不好!
    加上人心惟危,愛面子、好發明,故「不述而作」
    最後的結果就是「自悟誤人」!
    所以才有那麼多不同的宗門、派別和理論!

    捫心自問,真的懂以下這些字嗎?
    【醫】為什麼要這麼寫?為什麼要念「ー」?到底是什麼意思?
    為什麼要用「治」病?
    為什麼要稱湯「方」?(這「方」面的問題就用這個湯來治!)

    【傷】跟害、損、壞有何不同?為何念「ㄕㄤ」?其意為何??
    【寒】跟冷、凍、涼有何不同?為何念「ㄏㄢˊ」?其意為何?
    【雜】跟沓、紛、亂有何不同?為何念「ㄅーㄥˋ」?其意為何?
    【病】跟疾、恙、患有何不同?為何念「ㄅーㄥˋ」?其意為何?
    【論】跟辯、說、講有何不同?為何念「ㄌㄨㄣˋ」?其意為何?

    【嘔】跟吐有何不同?為何念「ㄡˇ」?其意為何?
    【咽】跟喉有何不同?為何念「ーㄢ」?其意為何?
    「少陰病【咽】中痛」的「咽」部位在那?【咽音:牙間】
    「少陰病【反】發熱」的「反」其意為何?
    「索餅」吵了一千多年?連「油條(豬油炸)」都不認識?
    【胸脅苦滿】其意為何?感冒後痰多而咳怎麼治?

    「脈」「脉」真是簡繁之差而已嗎?
    「證」「証」真是簡繁之差而已嗎?

    「藥名」是隨便取的嗎?藥名與藥效有何關係?
    「穴名」是隨便取的嗎?穴名與主治有何關係?

    一切都在【字】裡面!
    ┏┅┅┅┅┅┅┅┓
    ┇字不識則句不解┇
    ┇句不解則義不明┇
    ┇義不明則理不通┇
    ┇理不通讀書無用┇
    ┗┅┅┅┅┅┅┅┛

  3. 《老子》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
    《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後世會有這麼多一大堆阿貓阿狗的理論、方劑,
    就是犯了《老子》跟《孔子》所說的毛病!

  4. 雖是阿貓阿狗的方劑和理論,但也不至於都沒有用,劉渡舟一開始遵照古法,晚年還是提倡要經方時方結合。
    記得以前讀»經方實驗錄»,姜佐景批判防風通聖散的弊端,這就好像把劉完素講得無一是用,但是臨床上,要是遇到表裏具實的病證,尤其肚臍上又突又胖,服用此藥便能減肥。
    早期時,倪師批判溫病學派的葉天士,過幾年後,經過跟大陸劉渡舟博士的交流,然後才在網路上替葉天士講些好話,我不記得在哪個網頁,但我有看過。葉天士是非常會用經方的人,只不過他的用法不容易令人理解,我在南京的時候,本來要買去年剛新出»葉天士用經方»這本書,但實在太重,無法帶上飛機,據我所知,後世很多學派的»祖師»都是遵照古法,都可稱為經方家,只不過我們要去了解他是如何運用經方的,所以我一開始說經方是眾多方劑的»方根»,我們應該是要以經方入門,之後再研究各方面的學派。

  5. 感冒打點滴也會好!
    重點在於「不傷正」!
    病是治好了,正氣…?
    有多少方劑是「調動腎陽以治病」?
    調動腎陽,寅吃卯糧!
    病愈之後,元氣如何?是如見蒼天抑或…?

    何謂「經方」?自古眾說紛紜!
    但沒有一個人從「字」出發,【經】字何意?
    【漢字】字形+字音=(完整)字義
    【經】=絲+上橫桿+彎曲(蠶絲)+工(從頭到尾)
    ……(工=從日出一直到日落=從頭到尾※閩南語:一工=一天)
    ……所以「經」就是:從頭到尾不變動!(織布機上的直線,緯線不斷在動)
    【經音=緊蹦】織布經線要緊蹦
    ……故曰:易經、心經、金剛經 → 永遠不變(的真理)!
    ……所以:【經方】就是「不會調動腎陽的治病方」!

    自古有多少名醫死於過藥,誤藥?
    人兒老↔重地六味?

  6. 最高理想是不傷正氣,不調動腎陽的治病方,只不過為了讓病人很快得到療效,有時醫者不得已要動搖腎陽,這是很難做取捨的地方,可能很多名醫的方藥是在»寅吃卯糧»,個人認為有時是不得已這樣子做的。至於如何不調動腎陽,或者如何扶陽,這是一門高深的功夫,這是指火神派能做的嗎?是要氣化六經,扶陽抑陰嗎?

  7. 對不起,剛剛有一篇我沒有看到,因為blog自動把它丟到垃圾桶。
    那篇篇很重要,受用很多。記得以前我聽過台灣一位前輩叫陳淼和,寫一本書叫做»傷寒卒病論-台灣本»,對於傷寒論的解說有獨到的見解,據說對於字意的解說非常了不起。

  8. 不識【醫】字、不曉【道】字,與【醫道】無緣!

    自漢以降,國學和中醫的紛亂和墮落的根本原因,就是:
    【漢字無人識】!
    【漢字無人識】!
    【漢字無人識】!
    而且「說文解字嘩唬濫,康熙字典鬼扯誕」
    但是,很少或者說壓根就「沒有人肯認這個帳!」
    所以《傷寒雜病論》讀不通,用不好,只好另尋他方!
    又加上人心惟危、愛面子、好發明,故「不述而作」!
    結果「自悟誤人」!

    【漢字】:字形 + 字音 = 字義
    ~~~~~~~~~~~~~~~~~~~~~~

    【醫】
    (形)=ㄈ矢几又酉
    矢+ㄈ(+ㄈ)=矩:規矩=①生活作息、觀成習慣②治法選用
    ㄈ=ㄇ=火罐之形:拔罐
    矢=<+<(向左橫看)=箭頭:針
    ㄈ+矢=放血
    几=長窄桌:灸、正骨、整脊…
    又=揑(虎口揑合之形):揉壓按摩推拿…
    酉=醪醴:湯藥
    矢+酉=下午→酉時=溫覆(六小時)
    酉+几=配:選用搭配(治法)
    (音)=因析ー(ㄣ;ㄒ)ー=病因剖析

    所以,「醫」字真正原義就是:
    病因剖析之後,選用並搭配適當的治法,或調整生活作息、或拔罐、或針、或放血、或灸、正骨、整脊、…、揉壓按摩推拿、或湯藥、或溫覆…來治療

    ~~~~~~~~~~~~~~~~~~~~~~~~~~~~~~~

    【道】
    (形)=V一自辶
    V =眉毛
    一=眼睛瞇成一線
    自=/目=目上一撇(看人右側面)=鼻梁
    (V一自=眼觀鼻、鼻觀心=沉思、冥想)
    辶=達
    (音)=得靠ㄉ(ㄜˊ;ㄎ)ㄠˋ=日行一寸(得)的依靠

    所以,「道」字真正原義就是:
    要成為達人,在思想觀念上,日行一寸(得)的依靠
    →思想觀念的最高指導原則!

    ~~~~~~~~~~~~~~~~~~~~~~~~~~~~~~~

    【醫道】?

    什麼病該用什麼方法治,是有一定規矩的,不是像現在的中醫或民俗療法那樣子,胡搞一通!比如,一般感冒初起的各種症狀,通常都還沒到「桂枝湯、麻黃湯、葛根湯…」那樣,這就是為什麼張仲景在太陽篇裡都沒寫到「流鼻水、打噴嚏、有痰、喉嚨怪怪…」的原因。因為這種情況根本還不到吃藥的地步!這個時候只要
    ①揉按頭後頸項上面的「阿是穴」(通常都在風池、風府到大椎附近)!
    ②多加一兩件衣服(溫覆當)不用多久就會好很多,很快就好了!

    《黃帝內經》「經脈者,所以能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試問有那一本書?那一句話?那一個方?能與之抗衡的?經脈通是一切治病的前提!如「…服桂枝湯反煩不解者…」

    吃藥是過度也是錯誤的醫療,正氣必傷、腎陽必損,根本就是誤治!
    唯一一個初起感冒就可能會用到的方只有【麻黃附子細辛湯】而已!

    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
    【始】=女厶口=女人開下口(合↔台)=羊水破→快要生了(最早先的時候)
    【始音=水指】破水開指(開一指、開二指、開三指、開四指、開五指→生)

    但是,現今的情況,各種療法,來者不拒(錢)、各自為政,一路到底!

    真正的【醫道】就是:
    該怎麼醫,就怎麼醫!不是只「一味地吃藥,一味地下針、一味地灸、一味地拔罐…」!

    現在的中醫,不管什麼病,幾乎都會開藥給病人吃,而且極少「知、會、願」使用其他方法!(錢那有往外推的!!!)當然,從事其他治法的人,也一樣啦!

    這種極偏、極不完全的東西,根本不配叫做「醫術」,更遑論「醫道」了!
    故,醫者,治病而要命之徒也!無怪乎現代人會「天年不永」!

  9. 陳淼和的”傷寒卒病論-台灣本»,憑良心講,是有稍微摸到一點點【漢韻】的邊啦!
    但是犯了「以管窺豹」的毛病,所以失之太偏了!蠻可惜的!
    老實說,要解【漢字】一定得懂【閩南話】!但不可以生搬硬套,更不能以之獨尊!

  10. 十二生肖 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竊(米)粒】ㄑーˋ→「鼠」
    【吃(穀)物】ㄔㄨˋ→「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耕很苦】ㄍㄏㄨˇ→「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好卧】ㄏ(ㄠˋ)ㄛˋ→「虎」
    Lion=Lie On 【處】之泰然
    (古今中外,智者察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逃脫(啊)】ㄊㄛ(ㄚ˙)→「兔」
    靜若處子,動如脫兔
    (逃跑時能快速轉變逃生方向)
    【跳多(啊)】ㄊㄛ(ㄚ˙)→「兔」
    兔子後腳長不好走,用跳的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雷雨隆】ㄌㄩㄨㄥˊ→「龍」
    【雷雨盈】ㄌㄩーㄥˊ→「龍」
    龍者,興雲佈雨,雷聲隆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折滑】ㄓㄨㄚˊ→「蛇」
    蛇體彎折滑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面含轡】ㄇㄏㄟˋ→「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游曾】ーㄡㄥˊ→「羊」
    在曾有豐茂水草之地來回游牧
    【悠磨】ーㄡㄛˊ→「羊」
    羊吃草悠哉如磨,移動徐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勾搖】ㄍㄠˊ→「猴」
    猴臂伸勾,搖盪前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咕飛】ㄍㄨㄟ →「雞」
    咕叫啼飛
    【告揭】ㄍㄝ →「雞」
    告知揭曉(天亮了)
    罵人話多說不停「破ㄍㄨㄟ [清淨]」
    大隻ㄍㄨㄟ慢啼!
    雞肉、雞酒 → ㄍㄨㄟ
    罵人「好猜測」→「雞ㄍㄝ [搞好]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顧叫】ㄍㄠˋ →「狗」
    顧家護院人來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動希】ㄉー →「豬」
    懶動少走
    【大呼】ㄉㄨ →「豬」
    呼呼大睡
    _________________

  11. 「漢(字發)音、閩南語」跟【漢字】的聯結,
    已經失傳一二千年,沒人會了!
    其實,不只,連也一樣啦!

    LOVE = LOst haVE
    =《老子》…甚愛必大費…
    = 【愛】=受必
    【愛音=安率】安於對方的率性 → 不改變對方

    HAPPY = HAPpen Pass bY
    =【快】心決(快速且全部流出:決堤)=心中無事
    【快音=可外】任何事都能放到心外

    JOY = Just Only Yes
    =【樂】=(小孩玩的)波浪鼓
    =幺幺(單為幺,三幺為糸)白(鼓皮)木(手把)
    【樂音=良色】良好臉色(高興)

  12. 《人類先人的思想智慧寶庫》 →【語言】&【文字】

    ~~~~~~~~~~~~~~~~~~~~~~~
    (節錄):
    If you ca’t think a thought, you are stock.
    But if another language can think that thought,
    then, by cooperating,
    we can achieve and learn so much more.
    ~~~~~~~~~~~~~~~~~~~~~~~

    《漢書‧藝文志》:

    凡諸子百八十九家,四千三百二十四篇。

    諸子十家,其可觀者九家而已。皆起於王道既微,諸侯力政,時君世主,好惡殊方,是以九家之說邨出並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馳說,取合諸侯。其言雖殊,辟猶水火,相滅亦相生也。仁之與義,敬之與和,相反而皆相成也。《易》曰:「天下同歸而殊塗,一致而百慮。」今異家者各推所長,窮知究慮,以明其指,雖有蔽短,合其要歸,亦六經之支與流裔。使其人遭明王聖主,得其所折中,皆股肱之材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仲尼有言:「禮失而求諸野」!
     ̄ ̄ ̄ ̄ ̄ ̄ ̄ ̄ ̄ ̄ ̄ ̄ ̄
    方今去聖久遠,道術缺廢,無所更索,彼九家者,不猶瘉於野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能修六藝之術,而觀此九家之言,舍短取長,則可以通萬方之略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例如【快樂】:

    英文【HAPPY】=HAP(pen) P(ass) B(y)
    —–→發生的就讓它過去吧!

    中文【快】=心決=心事決堤【快音=可外】
    —–→讓心事通通流出去!(事事可放心外)

    佛教【不著相】=不要預先用心一直想著【相音=先狀】
    —–→相=用心去想(用「心」字來去掉「想」字的心)

    德文【GLÜCKLICH】= G(ood) LUCK LICH棺木
    —–→逝者,祝你好運!(快快樂樂讓它過去)
    —–→難怪:德國人「嚴肅而凝重」!
    —–→(LICH發音=離去?)

    法文【HEUREUX】=HE男人 URE(thra)輸尿管 UX(OR)妻子
    —–→男歡女愛!文化深入骨髓,影響行為!!!!!

    日文【幸せ】=幸世=臨幸(交合)、世代(傳宗接代)
    —–→與法文相似,但更具「責任感」!!!!!
    —–→所以「法國人浪漫、但不愛生小孩」
    —–→「日本人忠貞、責任心重(切腹)、性產業發達」

    學醫莫忘「智者察同,愚者察異」!
    學醫莫忘「智者察同,愚者察異」!
    學醫莫忘「智者察同,愚者察異」!

    • 「真象」而非「真相」!

      【象】=丿フ◯◯豕
      …丿=長鼻
      …フ=二支長牙
      …◯◯=二片大耳朵
      …豕=豬,即「肥圓」
      【象音=形樣】

      【相】=用心去想 (想字minus心字)
      …木==屮+巾=兩手上下牽握
      …目=眼睛(互看、對望)
      【相音=細望】
      如「相命」「相好」「相親相愛」

  13. 懂文字解剖學無法懂醫遑論醫道
    學會斷病然後懂藥就該會立方
    是如此單純
    可也最難
    因要真能不落言詮心契內經後方能入醫道故
    至於千百年來諸家論述
    礙於物換星移
    人文、地理、氣候、水文、風俗、飲食、習慣等相異時空因素
    僅供參酌可也

Deja una respuesta

Introduce tus datos o haz clic en un icono para iniciar sesión:

Logo de WordPress.com

Estás comentando usando tu cuenta de WordPress.com. Salir /  Cambiar )

Foto de Facebook

Estás comentando usando tu cuenta de Facebook. Salir /  Cambiar )

Conectando a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