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姜建國老師的一篇關於學習傷寒論的文章。有感而發。現代中醫所遇到的問題是如何看待西醫西藥以及和中醫藥之間的關係。這是每一學習中醫的人必然會遇到的問題。
有的人從理論上把中西醫理論結合起來,有的從實踐中把中西藥結合起來應用。這是兩大方面。這些摸索在實踐中也有一定的效果。
但是,我現在有個問題,如果是張仲景遇到現代西醫的療法他如何去處理。我循著這個思路去傷寒論裏尋找。找到了一點東西。
張仲景的六病辨證是開放的,是客觀的。他當時的情況比起現代來應當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書中寫滿了誤治的條文,一部傷寒論,很大一部分是張仲景在治療經他人之 手治壞的案例。於是他對於火法,灸法,溫針,吐法,不恰當的下法,不恰當的汗法都給予了客觀的記錄。在如此的誤治之後,仲景仍然細緻入微的找出了其中的脈絡,找出了其中的病機的歸屬,給予正確的治療。即所謂,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
對於現代醫學這個因素來說,我們也可以完全把現代醫學的介入做為一種誤治因素來加以考慮。換言之,如果後世又有一個什麼醫學系統加入進來,以致影響到了六經辨證系統這個客觀而正確的人體反應系統,我們仍然可以把 它做為誤治因素。這是傷寒論的永恆性。也是傷寒論在中醫方法論上的意義。當然,這並不是說,傷寒論永遠固步自封,恰恰相反,在下面我會提到,當遇到新的疾 病或新的醫療體系介入的情況下,它又是如何發展的。
我們所做的,就是把這些因素考慮進去,然後仔細辨別在這種因素影響下,究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然後給予正確的治療。就象現在的感冒,如何在應用西藥的情況下,仔細辨別出表裏寒熱虛實,然後給予正確的判斷和用藥。這是我們應當做的。這也是我們發展傷寒論的地方。當然,這裏,古人的四診的基本功還是必須要過硬的。
版權說明
- 本文摘自《網路文章》。
- 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