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董氏針灸常用36穴筆記整理
筆者在今年居家隔離期間,在微信裡報名參加王全民老師的董針課程,受益匪淺,以下是這八小時課程的筆記,若有不足之處,請多指教。
左常波:微針調氣治神,開啟生命之源
作為一個臨床醫生,我用了22年的時間,深入探索和拓展了針灸領域一個極具研究價值的方向。我今天的演講題目是《以針演道:微針調氣治神,開啟生命之源》。
還巢穴與婦科穴的運用
今天讓我們來談談董氏針灸的一點內容,主要是談董氏針灸裡對婦科很有幫助的兩個穴:還巢穴及婦科穴。 董氏針灸的還巢穴與婦科穴對於不孕證,有很大的功效,因此劉毅在二00九年董針培訓課時,就稱兩個穴稱為「送子觀音穴」。 還巢穴與婦科穴兩個穴都在手指上,讓我們來看看這兩個穴的部位及取穴: 還巢穴:當無名指外側(即與小指接觸部)《《1968講義》》,正中央點是穴。 婦科穴:當大指背第一節之中央線外開三分,距前橫紋三分之一處一穴,距該橫紋三分之二處一穴,共二穴。 從董氏五藏正經來看,還巢穴有經絡可通肝及腎經,而婦科穴則可直通奇恆六腑的「女子胞」,即子宮及卵巢。所謂的奇恆六腑是女子胞,腦,髓,骨,脈及膽。 還巢穴的主治:子宮痛、子宮瘤、子宮炎、月經不調、赤白帶下、輸卵管不通、子宮不正、小便過多、陰門發癢、安胎。(《1968講義》:治流產) 婦科穴的主治:子宮炎、子宮痛(急、慢均可)、子宮瘤、小腹脹、婦人久年不孕、月經不調、經痛、月經過多或過少。 我們先來看還巢穴的用穴之理,基本上,扎這個穴,是用五分針,針深一至三分,沿指骨上緣《《1968講義》》。禁忌雙手取穴。 《素問•上古天真論》云:「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髮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三七腎氣平均,故真牙生而長極;四七筋骨堅,髮長極,身體盛壯;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髮始墮;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面皆焦,髮始白;七七任脈虛,太衝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 無子也。」將以上的內容簡化,就是腎氣盛到天癸至,再到任脈通,太衝脈盛,此时月事(月經)才發生。因此坊間許多人認為「天癸就是月事(月經)」是一個錯 誤,只要看了《素問•上古天真論》,就明白了。 而這個腎氣到天癸,再到生殖系統的過程,對男子亦然,就將月事改為精氣即可。 《素問•上古天真論》云:「丈夫八歲腎氣實,髮長齒更;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瀉,陰陽和,故能有子;三八腎氣平均,筋力勁強,故真牙生而長極; 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滿壯;五八腎氣衰,髮墮齒槁;六八陽氣衰竭於上,面焦,髮鬢頒白;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天癸竭,精少,腎氣衰,形體皆極;八八則齒髮去。腎者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臟盛乃能瀉。今五臟皆衰,筋骨解墮,天癸盡矣,故髮鬢白,身體重,行步不正而無子耳。」 《素問•上古天真論》繼續討論:「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岐伯曰:此其天壽過度,氣脈常通,而腎氣有餘也。此雖有子,男不過盡八八,女不過盡七七,而天地之精氣皆竭矣。」 因此,腎氣在男女的生殖系統裡十分重要,惲子愉前輩即說:「人的一生的寫照男女一律都受內分泌(激素)的支配,亦即所謂『腎氣』」 天癸,癸者古時水之別名,天癸者天水也。生命的源頭必須有水。生物本是恃水而生長生存,如果地球上一如一般行星之無水,則生命無法生存。壬水仍在氣化(水氣)階段,癸水才是實質的水。 人類為進化之進化最至高無上之靈性生物,但身體上諸如保暖,傳遞,運輸,滋養,完全靠血液而至體液,並非單在血管中流通的血液即可,血管既受神經支 配,轉化營養又需恃各種酵素。一切活化轉變,全恃體液,而水又占其70% 。有生命意義即是有生命電動能之液體,乃稱之為天癸。 天癸是液體中加上人身必須之內分泌亦稱激素,只要少量就產生莫大的作用和效應,如生長激素GH,黃體激素LH,濾泡激素FSH ,代謝的甲狀腺激素TH……;而神經活動方面又有神經精神激素,諸如組織胺Histamine,血管張力素Serotonin,多巴胺Dopamine, 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 等等,維持生命力,神經精神活動力所不可缺乏之基礎物質,故以所見之事實作描寫。天癸於腎氣盛時產生。腎氣是內分泌系統。 天癸是生殖荷爾蒙(激素)。 在中醫,肝調節衝脈和任脈,肝藏血,王冰註說:「肝主血海。」血對女性十分重要。月經會消耗血,懷孕需要血來營養胎兒。因此,女性的氣比血足。 衝脈是升海,而任脈則主子宮。肝在衝脈及任脈中則主血。肝可調節衝脈和任脈的生理作用(如月經及懷孕)。 從以上我們可以了解到還巢這個穴,有經脈通往腎肝兩臟的重要性。 我們以上討論完還巢穴設穴的機理,即還巢穴的董氏正經通腎藏與肝藏。而 婦科穴的董氏正經通奇恒之腑的女子胞(子宮)。【奇恒之腑的女子胞連屬腎藏】,而在古代,女子胞(子宮)是含卵巢在內,因此這兩個穴合用,專治子宮及卵巢的病變。 筆者自己的幾個運用還巢穴和婦科穴的案例,第一個是一九八二年,在台北市忠孝西路的雙國慶集結區。那時,筆者是臺北商專高商補校訓育組長,擔任補校 樂隊參加雙十辛亥遊行行政工作。在遊行集結區,也就是準備出發區,兩位長號(伸縮管)突然發作嚴重的經痛,痛的直不起腰來。筆者立刻按壓她們的婦科穴區, 一位鮑姓同學的婦科下穴有筋結,另一位施姓同學的筋結在兩個婦科穴中間,隨即以五分針分別針這兩個筋結,五到八五分鐘後,兩位的經痛分別消失,也才能繼續 完成樂隊的遊行活動。當時還有許多在四周的群眾,看著筆者下針,當時也真怕處理不好,就慘了,還好,一切順利。 十年後,即一九九二年在芝加哥,一個子宮膈膜懷孕案例。三十三歲來自臺灣的婦女,多次流產造成經閉。也因此焦慮,造成吸煙的習慣。但她還是希望能夠 懷孕生小孩,因此前來求治。經由董氏掌診的發現:淺紅色在肺區,淺的青藍色在肝區及腎區。因此,決定先戒煙,再治不孕症。 選擇針董氏針灸的靈骨穴及其門穴,兩次戒煙成功。這裡也包含著該婦女有戒煙的意願,這點很重要。接著,針還巢倒馬及婦科下穴,三星期六次,月經回來了。一個月後確定懷孕。 然而該婦女在懷孕三個月後,發生輕微下血及胎氣動。腹部造影發現她的子宮裏一一層膈膜將子宮隔成兩半。胎兒只能在半個子宮內成長。她接受西醫的建議, 辭掉工作,每天臥床在家。但西醫仍無把握可不會流產。因此他求助再求助筆者。因為她臥床在家,不易前去針灸,故用中藥治療。 筆者採用張錫純的胎動下血急救方:生黃芪,生地黃二兩,白朮山萸肉(去淨核)龍骨(煆搗)牡蠣(煆搗)各一兩,兩劑,下血止。 繼之以張錫純的壽胎丸轉化為湯,一共四付來穩住胎氣:兔絲子,桑寄生,川續斷,真阿膠。 最後再以保產無憂散(十三太保散), 日服一付,來養胎。懷孕九個月後,她生下一個健康的女兒,她的西醫不知她吃中藥保胎,直呼「奇跡」。 這位婦女兩年後再循以上三方的加持,生下第二個女兒。 目前她的大女兒現在已經是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的學生,小女兒今年也要申請大學了。 二00七年,筆者參加慈濟玻利維亞義診團。義診的最後一上天最後一刻,全團已經在收拾器材,準備結束時,一位老婦在親友架著下,到了大門口,就倒在地上,直叫腹痛。 她的親友說她有嚴重與子宮相關的腹痛。檢查矛現門金處在紫絡,因手上無針,立即用手指掐她的門金穴,並叫護士立即取來刺絡針,放血後數分鐘,老婦人已 經不叫痛了,可以站起來了,緩緩行動。這時她說她有劄宮沾黏問題很久了。因此由義診團團長許醫師開西藥止痛藥,給她帶回服用,並勸她早日開刀。 筆者用的董氏奇穴門金穴,是在第二蹠骨與第三蹠骨連接部之直前陷中。在董氏五藏正經裡是有可以通到胃的經脈。主治:腸炎、胃炎、腹部發脹及腹痛、盲腸炎。臨床上對痛經特效,因可減低小腹的壓力。 這兩個穴在臨床上的運用,茲以《傅青主女科》的種子篇內容來做介紹: (一)身瘦不孕:婦人有瘦怯身軀,久不孕育,一交男子,即臥病終朝。診斷:人以為氣虛之故,誰知是血虛之故乎。肝氣不開,則精不能泄,腎精既泄,則肝氣亦不能舒,以腎為肝之母,母既泄精,不能分潤以養其子,則木燥乏水,而火且暗動以鑠精,則腎愈虛矣。 況瘦人多火,而又泄其精,則水益少,而火益熾,水雖制火,而腎精空乏,無力以濟,成火在水上之卦,所以倦怠而臥也。 此等之婦,偏易動火,然此火因貪欲而出於肝木之中,又是虛燥之火,絕非真火也,且不交合則已,交合又偏易走泄。此陰虛火旺,不能受孕,即偶爾受孕,必 致逼幹男子之精,隨種而隨消者有之。治法必須大補腎水而平肝水,水旺則血旺,血旺則火消,便成水在火上之卦。方用養精種玉湯。…
針灸圖書館
這裡的書能盡量買正版就買正版,買不到再看電子書。 有很多好書不是網路上所能取得的。 傳統針灸: 針灸快針治療法則(周左宇) 周左宇老師針灸筆記重點 孫培榮針灸驗案彙編 一針療法 《靈樞》詮用(高樹中) 古代針灸医案翻按(田從豁) 火針療法圖解 – 賀氏針灸三通法之一 毫針療法圖解 – 賀氏針灸三通法之二 三棱針療法圖解 – 賀氏針灸三通法之三 針灸治痛(賀普仁) 灸具灸法(賀普仁) 針灸歌賦臨床應用(賀普仁) 常用穴位解剖基礎(嚴振國) 中國灸療集要(劉冠軍) 彭靜山針灸秘傳十絕招 針灸經穴釋義寶典 金針王樂亭 靳三針圖解 針灸大成(明 楊繼州) 黃帝內經靈樞集注(清 張志聰) 扁鵲心書(宋 竇材) 灸法秘傳之應灸七十症 針灸寶典(楊維傑) 楊維傑講課筆記 針灸臨床筆記(司言詞) 內經針灸類方與臨床講稿 各家針灸學說(魏稼) 董氏針灸: 董氏奇穴講座-治療學(楊維傑) 董氏奇穴實用手冊(邱雅昌) 董針正經奇穴特效表全表(王全民) 董氏針灸分部點穴圖十八幅(王全民) 董氏針灸奇穴經驗錄(賴金雄) 董氏正經奇穴掛圖 美國李醫師董針醫案選(呂道人) 董氏奇穴正經奇穴學(董景昌) 董氏針灸一百八十二症(胡丙權) 蕭傑文放血療學摘要 董氏奇穴處方學
董氏基本切脈針灸
脈實有力:重子、重仙、小間、少商。 肺虛無力:靈骨、大白、駟馬。 心實有力:火硬、火散、火菊、後心、曲陵、九猴、金五。 心虛無力:關山天、肩中、火主、後椎、首英、火串、火陵、火山。 脾虛無力:側三里、三眼、右三重。 肝實有力:木婦、木斗、木留、支通、落通,富頂、腸門、木火。 肝虛無力:上三黃、上曲、下曲、膽穴、駟馬。 腎虛無力:通腎、通胃、通背、州水、腎關、腕順、人皇。 腎虛脈大:水金、水通、水相、指三重。 腎實有力:水中、水腑、火散、三河。 版權說明 本文摘自《網路文章》,作者/劉毅。 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系。
《董氏針灸注疏》穴位主治功能
《董氏針灸注疏》是我的針灸書裡面最喜愛的書之一,這本是杭州劉毅老師注解的,是第一代嫡傳弟子王全民前輩的弟子。其實,學習中醫應該要領悟名醫的診治思路,但是每個人的環境不同,接觸的人、事、物都不同,很自然每位名醫的思路也會不一樣,所以身為後輩,應該只有學習每位前輩和名醫的思路,然後實踐於臨床,很自然又會產生另一種新思路。中醫很多的理論沒有是非對錯,怎麼講都對,只有自己診治的思路有對錯而已,錯就錯在醫生本身,不錯在書上寫的是否對錯,如果要論誰對誰錯,不如啞口無言,默默耕耘。 以下有整理出一些《董氏針灸注疏》,我個人認為較重要的穴位及其主治功能: 五間穴 宣肺金以剋木急 曲陵穴 滋水涵木、補中生津液、行水化氣、安神鎮靜 還巢穴 行三焦諸氣以通肝腎之氣 火主硬穴 體木用火 木火穴 調動身體元氣 門金穴 調理金氣,肅降戊金 肺心穴 溫心火,充肺氣 木斗留穴 調理肝脾不和 二角明穴 溫補腎中水火 水曲六完 調理淫水 膽穴 鎮心壯膽 連菊散 補土散陰火 指三重穴 行三焦諸氣以通人體上部氣機 相仙穴 補腎水 指腎穴 行三焦以氣化水液 足筋三穴 調整足三陰、足太陽少陽之筋 火膝穴 開心竅,化心痰 三重穴 調理脾胃升降,破氣活血化痰瘀 木穴 疏肝利膽化郁火,以肺金制風燥之木 四花穴 調整心、肺、胃之氣血 木炎穴 瀉肝火 下三皇 益脾腎 婦科穴 溫宮行經 側里上下 清陽明少陽之火 五虎穴 健脾胃,袪風除濕 足三金穴 金水相生、行氣散結 子仙穴…
靈骨大白反後絕穴應用經驗
• 《董氏針灸臨床精要秘錄》、《董氏奇穴圖譜治療學》載有: • 【反後絶穴】: • 部位:靈骨下一寸一分,靠拇指骨邊。 • 手術:針深四至六分。 • 主治:肩背痛 • 經過董氏針灸基地臨床三百例針刺實踐,針刺第一掌骨壓痛點(反後絶穴)治療各類疼痛類疾患效果優於針刺靈骨穴、大白穴,三穴呈三角針,三針齊下,有明顯的行氣活血,止痛舒胸的作用。 • 寶泰堂針刺手法:選用0.25毫針,針刺一寸,可透至重仙穴。 • 寶泰堂針刺要點:仔細尋找壓痛點及筋結,在壓痛點或筋結上下針。 靈骨、大白、反後絶穴擴展應用 • 1、三穴三角針倒馬,可以溫陽行氣,對於脾腎陽虛、右手關尺脈弱或大而芤者有用,可以升高血壓,高血壓的病人慎用。但對於低血壓的病人升壓效果明顯,也是血壓降低的回陽針法(針法見前圖) • 2、三穴三角針倒馬,可以行氣活血,對於肥胖閉經患者有效。 • 3、三穴三角針倒馬,配門金、三陰交穴,對經期腹痛,子宮內膜異位痛、腺肌症疼痛有效。 • 4、三穴三角針倒馬對各類虛痛,纏綿疼痛效良,但須辨證配穴,針刺療程宜長,待疼痛逐漸減輕之後,還須二十次左右。 • 5、三穴三角針倒馬配水曲可減肚臍以下脂肪,配三重穴可減上腹部脂肪,寶泰堂中醫門診部的做法是配合腹部走罐。 • 6、多次針刺時候,要注意補腎,宜配水仙水相等穴。 胡丙權先生用反後絶穴經驗 • 背痛:針靈骨、反後絶配駟馬穴亦效果佳。 • 頭痛、背痛、頸痠痛:靈骨、反後。 • 後頭痛:靈骨、大白、反後配後頭穴。 • 手不能舉: 環跳、靈骨、反後立即見效。 • 後頭痛:靈骨、大白、反後絶穴配後頭穴 • 肩胛痛:上三黃、靈骨、 反後 • 落枕:反後、大白、人皇 • 項神經痛:反後、靈骨、人皇、明黃 • 肩關節炎:靈骨、反後絶、患部點刺放血 • 手不能舉:環跳、靈骨、反後立即見效。 版權說明 本文摘自《董氏针灸专业委员会http://www.wtac.org.cn/》,作者/劉毅。 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系。
董針常用穴位主治
送子觀音穴 婦科還巢 氣逆 靈骨 氣虛 駟馬 腎虛 腎關 避孕 合谷透靈骨三陰交 感冒、肩背痛的特效穴 重子重仙 腎氣保護穴 腕順一穴腕順二穴 讓人全身暖洋洋的穴位 火串火陵 感冒、鼻炎的特效針 分金 婦科炎症的剋星 天宗雲白 高血壓病的剋星 富頂後枝 膝蓋痛的特效針 肩中 輸卵管不通的有效穴 木婦還巢 肝脾不和調節劑 木斗木留 腸胃清道夫 門金 四肢浮腫、全身骨痛的特效穴 水曲 治嘔吐的特效穴 總樞 解毒聖穴 分枝上穴分枝下穴 人體腎水調節器 下三皇 神經疼痛的止痛劑 中九里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保護劑 四肢穴 治療筋病的特效穴 正筋正宗正士 版權說明 本文摘自《2011年董針課件第七届》,作者/劉毅。 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系。
針灸不要為了效速而消耗人體正氣
在筆者(劉毅)用董氏針灸奇穴的理念中,下針能淺絕不深,能少絕不多,因為人體的先天陽氣自出生就有了定量,每多耗散一分,人則衰去一分。用董氏針灸解部,能針細分支解部的絕不針分支解部,能針分支解部的絕不針區支解部,能針區支解部的絕不針副解部,能針副解部的絕不針解部,能針解部的絕不針總解部。一切都在于»度»的把握。董門先祖把一個個穴位細比到量的程度,若處處選總解部、解部之大穴,董門先祖設此一道道的分支解部又何益?一切唯一效速為前提,獲如現代激素喂鴨、養鱔魚一樣,過度開采和強行催熟,代價就是擾亂人體的氣血。我們治病本來以效取勝,但不能以犧牲病人的正氣為代價,而應該根據不同的病,不同的病期,來選擇不同的解部。 版權說明 本文摘自《董氏針灸注疏》,作者/劉毅。 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系。
諸針法概述
臨床治某病,常有幾十甚至上百穴位具有相應的主治功能,似乎這些穴位都能治療該病,有遠取之穴,或如高巔之疾射而取之,或如刺巔之穴以愈下部之疾,或如瀉絡遠針以起頑疾沉疴,或病在陽而取陰穴,或病在陰而取陽穴。《標幽賦》所言詳靈:“交經繆刺,左有病而右畔取;瀉絡遠針,頭有病有腳上針。”《扁鵲神應玉龍歌》、《百症賦》等元、明針灸遠取穴的例證比比皆是。
董氏針灸分部點穴圖十八幅
很好的董氏穴圖,可列印出來以方便參閱。 下載:董氏針灸分部點穴圖十八幅
針灸的»五六結合»
所謂»董氏正經»,就是因為在董氏針灸裡的正經,一般可能解釋為經外奇穴,那是以相對十四經來講的»經外»。所以,董氏針灸有董氏針灸的這一套東西,他的正經比如他的心經,就是大腿正中央這條線心經的這一段心經,肝經就是內側這一段是肝經,肺經就是外面這一段是肺經,所以他有他的經絡,他的經絡就是董氏正常的正規的經絡分配,所以跟十四經是不一樣的,如果講經外奇穴一般就會誤認為是十四經之外的奇穴,所以不要給人誤會了。…… 董氏針灸穴位的設穴理論是以五行為基礎,以五臟的不同層次為應用,而十二經脈的穴位主治,是以六虛、六氣為設穴基礎,這個»五六結合»,才是真正的天人合一的表現,也是古針灸理論回歸的必然結果。我董門應該學習六經理論,而現在的十二正經理論修習應用者,更應該學習以»五»為基礎的五臟解部應用理論。…… 版權說明 本文摘自《董氏針灸注疏》,作者/劉毅。 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系。
論三重穴
一重穴: 穴位:在外踝骨尖直上三寸向前橫開一寸。 解剖:心之分支神經、肺之分支神經、脾神經。 主治:甲狀腺腫大(心臟病引起)、眼球突出、扁桃腺炎、口歪眼斜(面神經麻痹)、偏頭痛、痞塊、腦瘤、腦膜炎。 取穴:當外踝尖直上三寸、向前橫開一寸處是穴。 手術:針深一寸至二寸,三棱針點刺出血。 二重穴: 穴位:在一重穴上二寸,其餘同略。 三重穴: 穴位:在二重穴上二寸,其餘同略。 三重穴是組合穴,包括一重穴、二重穴與三重穴,由三個穴位組合而成,通常所稱三重穴是指三個穴位而言。
董氏奇穴相關歷史
針灸是我們祖先的寶貴遺產之一,它是先人幾千年來與疾病作戰中所創造之獨特治療方法,於長期實踐中更不斷地豐富了它的內容。針灸治病歷經兩千五百年歷史,傳播歐美各國亦達到四百年之久,今日科學昌明醫術進步,中國針灸醫術更成為國際醫界公認之物理療法,實以針灸醫術確實具有崇高之醫學價值。而現行傳統針灸醫術多循於『十四經絡』取穴,所定穴道,為數不一,經考正者有三百六十五穴,但二千餘年來,針灸醫術仍不斷進步,根據歷代名醫經驗,經穴廢棄或不用有之,在傳統經絡外發現或新設者有之,尤其在近百年來,很多種有效的經外奇穴系統,不斷地被開發或是歸納整理出來,例如:『頭皮針』、『眼針』、『耳針』、『董氏針灸』………,其中只有『董氏針灸』乃是在臺灣本土孕育發展出來的一套療效驚人、系統完整的經絡系統
補充幾點初談董氏學術思想未及提出的幾點特色如後
—、針刺重視深淺 針刺的深淺關乎療效極大,古書中不乏記載,董氏奇穴中亦經常提及深淺不同的主治有別,例如:大間及小間穴之手術部份指出:『五分針,正下一分治心髒,二至二點五分爲肺分支神經』。地士穴之手術:『針深一寸治氣喘、感冒、頭痛及腎虧。針深一寸五分治心髒病』。地宗穴之手術:『針深一寸治輕病,針深二寸治重病』。這些隻是列舉其一以示全部。可以說董氏奇穴全部穴位,無不貫徹深淺之理。
董氏奇穴針灸淵源與學術特色簡介
董氏奇穴,乃董門祖傳數十代之針灸絕學,歷來口授心傳,不著文字,不傳外姓,其獨門之秘穴心法,對外隱而不發,秘而不宣,幾成千古疑案,素有»江湖秘術»之稱。 董氏先祖以其靈性智慧,妙造獨悟,創立了獨具特色的針灸體系。正如《醫貫》有雲:»夫有醫術,有醫道,術可暫行一時,道則流芳千古。»董氏奇穴非一方一法,一穴一術,乃自成體系的針灸流派,堪稱針道。其醫理學術深如淵壑,浩若瀚海。
董氏針灸倒馬區段共振上三黃、下三皇
董氏針灸 倒馬區段共振 上三黃 下三皇 (轉貼)http://tw.myblog.yahoo.com/3396815-3396815/ 分類:中醫習修心得 2008/08/13 這是 習修董氏針灸的朋友 最常扎的一組穴道 也是對治久病重病必扎的組穴 小腿內側是 董氏 腎的反射區 ;大腿內側是 董氏 肝的反射區 分享 我扎 上三黃 下三皇的心得 上三黃 下三皇 「扎的正確」 不只是調整肝臟腎藏 而是調整 全部的臟腑 現把 人的身體去頭去手腳 ; 體腔 平均分四個部分 扎左腿的下三皇 是體腔的左下四分之一在共振 右腿 是右下四分之一在共振 但扎上三黃 扎左腿 反而是跟右上四分之一在共振 十二針全下 是體腔所有的臟腑都在波動 負能量 由腳大量噴出 很多師兄弟 就靠這十二針 就可醫治各種慢性病 扎這十二針 有個技巧 個案最好用躺的 雙腿約要張開呈大字 再來 就是 「久留針」 一個小時以上 唯一的缺點:負能量 噴的太多 且太快 環境需要淨化 而且 有時 扎完個案會「太虛」 建議 體質較虛的患者 可 在多扎 左手的靈骨大白 這時負能量 會變成 由 全身毛細孔噴出